在这个世界上,强强联合很普遍,毕竟谁都想要“1+1>2”的效果,弱弱联合则很少见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毕竟不是谁都愿意像印度一样光拉磨——转着圈丢人。
但蒙古和菲律宾用实际行动证明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印度命,但得了印度病的国家,始终存在着。
2025年5月19日,马尼拉的水晶吊灯下,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与小马科斯的手紧紧相握。这份印着“支持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”的联合声明,将蒙古这个全国海军仅7人、最大舰艇是色楞格河摩托艇的内陆国,与3000公里外的南海争端强行捆绑。虽说蒙古海军强大到美国海军都无法近身2000公里内,但当蒙古外交官大谈“海洋法治”时,其全部海上力量依然无法穿越贝加尔湖——这幕黑色幽默如同撒哈拉国家宣称要维护北极生态般荒诞。
而乌兰巴托的决策层似乎也忘了,就在签字仪式前72小时,一列满载蒙古焦煤的列车正通过二连浩特口岸驶向天津港。这个90%矿产依赖中国港口、65%能源靠俄罗斯供应的内陆国,一面吸吮着中俄的乳汁,一面在南海问题上磨刀霍霍。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,恰似乞丐在施粥棚前咒骂恩主——既贪婪又愚蠢。
在静夜史看来,菲律宾的这场闹剧绝非偶然。当菲律宾中期选举惨败后,小马科斯政府急需制造“国际阵线”转移矛盾;而深陷地缘焦虑的蒙古,则在“第三邻国”幻梦中越陷越深。这对各怀鬼胎的搭档,在美国的提线万美元的蒙菲关系,竟在一夜间升温为“价值观同盟”。
小国卷入大国博弈,结局注定血肉模糊。1956年匈牙利相信美国“解放东欧”承诺,换来苏联坦克碾过布达佩斯街头;2022年乌克兰轻信北约东扩保障,如今四州沦丧、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山河破碎。蒙古决策层似乎忘了,就在他们签署声明的次日:
两个病入膏肓的患者互相移植癌细胞。蒙古想复制菲律宾“挟美自重”模式,却不知菲已沦为美国亚太战略的血袋;菲律宾羡慕蒙古“左右逢源”,却忽视其地缘处境更为凶险。
美国需要的是战场,不是盟友;是炮灰,不是伙伴。就像在乌克兰战场,美国投入450亿美元换来俄罗斯20万伤亡、欧盟制造业崩溃——而蒙古菲律宾绑在一起,还不够俄乌战场一周的消耗量。
经济锁喉,暂停水果进口致菲损失12亿美元;军事慑压,永暑礁部署鹰击-12B反舰导弹;外交破局,与东盟敲定“南海行为准则”框架。
可以说,弱者的联盟改变不了弱者的宿命,唯有顺应历史洪流者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方能抵达新大陆的彼岸。